蓄水池防滲膜施工中,人工費用占比不低,若人員效率低、分工不合理,易導致成本增加。需通過科學規劃流程、優化施工工藝、精細化人員管理,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升人工效率,從而有效節省人工費用。
一、施工前規劃:減少無效人工消耗
1. 精準制定施工方案,避免返工
提前對蓄水池場地(池底、邊坡、錨固溝)進行測繪,明確膜材鋪設方向、搭接寬度、焊接區域,制定詳細施工流程表(標注各環節所需人員、工時)。例如,優先規劃大規格膜材鋪設路線,減少拼接次數(拼接環節人工消耗大),避免現場臨時調整方案導致人工重復作業。
方案中需明確各環節質量標準(如地基平整度、焊縫檢測要求),提前組織人員培訓(熟悉標準與流程),減少因操作不達標導致的返工(返工需額外投入人工)。
2. 提前準備材料與工具,避免停工待料
按施工方案清單提前采購膜材、焊條、固定釘等材料,分類堆放在施工區域周邊(按鋪設順序擺放,減少人工搬運距離);提前調試焊接設備(雙軌熱熔焊機、擠壓焊槍)、檢測工具(真空檢測儀),確保設備正常運行,避免因材料缺失或設備故障導致人員停工等待(停工期間人工成本仍產生)。
二、工藝優化:提升人工效率
1. 采用高效鋪設工藝,減少人工投入
分區同步施工:將蓄水池分為池底、邊坡兩個獨立區域,安排兩組人員同步作業(一組負責池底鋪設,一組負責邊坡鋪設),避免人員集中在單一區域導致效率低下。例如,邊坡鋪設時用臨時支架固定膜材(代替人工手扶,減少 1-2 名輔助人員),同時用沙袋快速臨時固定(比固定釘操作更省時,后期焊接時再替換)。
優先用大規格膜材:選用幅寬更大的防滲膜(減少膜材拼接次數),例如,相同面積下,大規格膜材比小規格膜材拼接次數減少一半,焊接環節人工耗時可節省 30% 以上,同時減少拼接處質量檢查的人工投入。
2. 升級焊接工藝,減少人工操作強度
優先使用雙軌熱熔焊機(自動化程度高于擠壓焊槍),一名操作人員即可完成焊接(擠壓焊槍需 2 人配合,1 人持槍、1 人輔助送焊條),且焊接速度更快(比人工擠壓焊效率提升 50% 以上),減少焊接環節人工消耗。
對長直線焊縫,采用焊機軌道輔助(避免人工把控焊接方向導致偏差),減少后期補焊人工(補焊需額外投入時間與人員)。
三、人員管理:精細化提升人效
1. 明確分工,避免人員閑置
按 “鋪設組、焊接組、檢查組” 劃分團隊,每組明確職責與工作量:
鋪設組:負責膜材展開、臨時固定,按每人每日鋪設面積制定目標(結合膜材規格,避免人員超負荷或閑置);
焊接組:緊跟鋪設進度進行焊接,1 名主操作手配合 1 名輔助人員(輔助清理搭接邊雜質),避免 1 人操作導致效率低;
檢查組:同步檢測鋪設貼合度、焊縫質量(邊施工邊檢測,避免完工后集中檢測發現問題需返工),減少后期單獨檢測的人工投入。
避免人員交叉作業(如鋪設未完成時焊接人員等待),通過流程銜接確保各環節人員連續作業,無閑置時間。
2. 按技能分配崗位,發揮人員優勢
根據人員技能水平分配工作:經驗豐富的人員負責焊接、質量檢測等關鍵環節(減少失誤,降低返工人工);新手輔助進行材料搬運、膜材展開等簡單操作(無需高薪聘請,降低人工成本)。例如,焊接環節需熟練工(保證焊縫質量,減少補焊),而膜材搬運可由新手配合,避免技能與崗位不匹配導致效率浪費。
四、工具升級:用設備替代人工
1. 用機械化工具減少人工操作
地基處理環節:用小型推土機修整地基(代替人工平整,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,減少 3-4 名人工),配合電動夯實機壓實地基(比人工夯實更省時,且質量更穩定)。
膜材搬運環節:對大規格膜材,用小型叉車或吊車輔助搬運(代替人工拖拽,減少 2-3 名搬運人員,同時避免膜材劃傷導致返工);鋪設時用膜材展開架(自動展開膜材,減少 1 名輔助人員扶膜)。
2. 用自動化檢測工具減少人工耗時
焊縫檢測優先用真空檢測儀(自動化程度高,1 名人員即可操作,檢測速度比人工充氣檢測快 2 倍),避免多人配合進行繁瑣的人工檢測(如人工充氣檢測需 2 人配合,1 人密封、1 人觀察氣壓),減少檢測環節人工消耗。
五、減少后期維護人工:降低長期成本
1. 施工中嚴控質量,減少后期維修人工
鋪設時同步檢查膜材貼合度(無空鼓、褶皺),焊接后立即檢測焊縫(發現虛焊、漏焊及時補焊,由當班人員完成,不額外增加人工);地基處理時徹底清理尖銳雜物(避免后期膜材破損需人工維修)。例如,若施工中未清理碎石導致膜材刺穿,后期維修需排水、清理、修補,至少投入 3-5 名人工,成本遠高于施工中清理的人工投入。
2. 規范后期操作,避免人工二次修復
施工完成后,向使用方明確蓄水池維護要求(如禁止重型機械碾壓膜材、定期清理周邊雜物),避免因使用不當導致膜材破損(破損后需額外投入人工修復)。例如,在蓄水池周邊設置防護欄(減少人工巡邏提醒的頻次),降低后期維護人工成本。
蓄水池防滲膜施工節省人工費的核心是 “提升效率、減少浪費”,通過前期規劃減少無效人工、工藝優化提升人效、工具升級替代人工、質量把控減少后期維護,實現人工成本的合理控制。需注意,節省人工需以保證質量為前提,避免因過度壓縮人工導致施工隱患。若施工中遇到復雜地形(如不規則池形),可結合實際調整分工與工藝,進一步優化人工效率。關于具體場景的人員配置,可在評論區交流探討。